“要是自己能隨便湊合著用一個東西,那別人也會用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你,不論是日用品還是感情,好好愛自己,扔扔扔比買買買重要多了。”這是前幾天好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發的。他建議生活中扔掉后會過得更好的100樣東西:比如只剩一只的襪子、有洞的和沒松緊的襪子,已經枯萎或者快要死掉的綠植,干洗店和買衣服時送的廉價衣架,不再需要的舊數據線,已經不用的老電腦、手機、和各種舊家電等等?赐曛,感覺還真是那么回事。由此不由得便想到了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所著的一本叫 《斷舍離》的書,F在大家知道“斷舍離”已成為時尚的新詞,意思是讓大家斷絕不需要的東西,舍棄多余的廢物,脫離對物品的迷戀。而今,“斷舍離”更是一種現代生活的理念。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現在家庭擁有物品的數量與日俱增,過剩物品多到已經超出自己所能管理的程度,占據了大量的生活空間,把家里的犄角旮旯、窗臺、平臺堆得滿滿的,有的還堆放在樓道里,任其受灰塵覆蓋,但主家卻從來沒有想過如何處理它們,因為,“舍不得”“扔了可惜”。主人也想把屋子收拾干凈,卻遲遲不肯行動,因為收拾“太麻煩”“費時間”。
“斷舍離”,它不僅僅是改變我們的居住環境,而且改變我們已有的生活習慣、意識和理念,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系,并致力于將身邊“不需要、不適合、不舒服”的東西,替換成“需要、適合、舒服”的東西,讓生活環境和人生都簡單起來,這樣才能省出時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。
對舍棄的舊物品,我們如何發落呢?衣服、家具、金屬制品等舊物品我們可以循環再利用,開展各類廢舊物品的回收業務,推行垃圾分類處理。我們通過循環再利用的方法來減少材料的循環使用,減少生產新原料的數量,這樣還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在春天里,在假期里,讓我們從收拾家務開始,通過實踐“斷舍離”,美化自己的生活環境,使自己輕松愉快,也使家庭成為最好的放松地。
(來源:長治縣新聞網) |